小孩子参加少儿跆拳道训练时容易兴奋和疲劳。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,只要不超出了他们的运动的物理条件,通常可以快速模仿运动的轮廓,但毕竟年龄还年轻,理解能力有限,需要逐步完善,深入,真正掌握要点和运动的本质。因此,在教学时,必须以基本功训练为基础,适度配合耐力、静态训练。
1. 加强柔韧性练习,为以后的教学和培训打下良好的基础。适度的柔韧性练习不会对身高和力量产生负面影响,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对困难动作的掌握。
2、不宜进行过多的耐力、力量和静态运动,必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,运动时间不宜过长。儿童跆拳道训练应科学运用间歇训练法,反复训练法,适当发展难度大的动作,尽量减少憋气和持续紧张的练习,以免累及心脏,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。需要注意运动和呼吸的正确协调,所有的扩胸动作都要吸气,另一方面要呼气。例如,你应该在跳的时候吸气,在着陆的时候呼气。
3、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性,注意身体姿势,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姿势训练,防止骨骼变形。在力量训练中,适当发展力量配合伸展运动,应慎用举重训练。力量训练在12 - 13岁以后逐渐增加。特别注意幼儿身体各部位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。
4. 内容形式多样,错误行为及时纠正。
(1)幼儿跆拳道训练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,避免单调重复和静态活动。游戏和互动可以穿插动作练习,防止孩子们很快疲劳。
(2)教练员在新技术动作教学中,应注意幼儿的模仿特点,少讲解,多示范,培养幼儿形象思维能力,全面发展基本功。
(3)教练员不要求动作快、花多、动作多,应注重基本功的练习,为以后的教学和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。当孩子在动作上犯错误时,教练应该有耐心并及时纠正错误。应该采用更直观的教学方法,用简单生动的公式来解释错误。在方便的时候,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来帮助理解。与其让孩子学习大量不合格的踢法和不同踢法的组合,不如让他们掌握前踢、侧踢和水平踢的基本动作,重点在一种或两种踢法上。